科教優勢到創新優勢 載體打造到生態營造 科學城與大學城的“雙向奔赴”
西部(重慶)科學城,軌道1號線橫穿大學城片區。(攝于5月7日)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西部(重慶)科學城聯合微電子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生產線上忙碌。(攝于6月23日)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近日,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重慶高新區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GMP生產車間內,首款“重慶造”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實現日產能20萬人份。
這款產品由重慶醫科大學黃愛龍教授團隊研發,重慶醫科大學國際體外診斷(IVD)研究院在孵企業——重慶明道捷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從研發到走向市場,僅用了一年多時間。
這是科學城與大學城“雙向奔赴”過程中激起的一朵小浪花。
舉措
市內外名校名院紛紛加入“朋友圈”,把大學城智力優勢轉化為科學城高質量發展優勢
2020年,科學城啟動建設。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面向科學“鑄魂”,面向未來“筑城”,科學城的發展主線脈絡清晰。
“五個科學”即開展科學教學、加強科學研究、完善科學設施、深化科學實驗、聚集科學機構。
“五個科技”即培育科技人才、壯大科技企業、發展科技金融、推動科技交易、促進科技交流。
“把這些要求落到實處,離不開大學城這個創新‘大腦’。高水平建設科學城,需要把大學城智力優勢轉化為科學城高質量發展優勢。”科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科學城與大學城“兩城”融合發展,成為必然之勢。
2020年3月,市政府批復建立科學城校地合作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市級部門、重慶高新區、高校加強資源整合和工作聯動,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此舉得到各高校積極響應。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等14所在渝高校紛紛加入科學城“朋友圈”,推動引進培育和建設大科學裝置、大科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和研發機構,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在科學城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打造校地協同創新創業生態圈。
今年4月,《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實施方案(2022—2025年)》(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出爐。
“建設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目的是進一步發揮大學城創新資源集聚優勢,以‘大學城與科學城深度融合’為主線,實現‘科教優勢到創新優勢’‘載體打造到生態營造’兩個躍升。”牽頭起草《實施方案》的重慶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鄧敏軍表示。
根據《實施方案》,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按照“關聯功能集中、專業空間集聚、土地高效利用”空間布局原則,在大學城塑造科創園區、主題大廈和特色街區,構建“一區一帶N個小生態”空間格局。“一區”,即大學城中央科創核心區;“一帶”,即大學城科創經濟帶;“N個小生態”,即圍繞高校形成的若干個創新小生態。
在強化在渝高校院所“基本盤”作用的同時,科學城還積極引入市外名校名院加入“朋友圈”,充分激發其“生力軍”作用。2020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國字號”院所、“央字頭”企業落地創新合作項目12個,其中中科院重慶汽車軟件創新研究平臺、上海交大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等9個項目已建成投用。
為加快推動“兩城”融合,科學城還聚焦人才、創新、產業、金融出臺了“金鳳凰”政策,持續完善綜合交通、教育醫療、綠色生態、文化休閑、商業商務、智能智慧“六大城市功能”,推動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進一步營造“近悅遠來”的良好生態。
成效
實施校地院地合作項目43個,目前已投用項目29個、兌現支持資金近11億元
坐落于鳳棲湖畔的金鳳實驗室,是科學城的頭號工程,占地面積128畝,建筑面積13.5萬平方米,于今年6月正式揭牌。目前,首期3.5萬平方米的場地已投用。
“金鳳實驗室從動意、規劃、方向的確定,到硬件的建設,堪比‘深圳速度’。”最先入駐該實驗室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所長、金鳳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卞修武說。
據了解,金鳳實驗室把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作為核心任務,正在努力打造生命健康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了匯聚這一領域的“最強大腦”,一方面金鳳實驗室不斷提升“內涵”,打造了包括我國首個病理時空組學研究平臺在內的高水平科研平臺,提升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它向周邊不斷拓展“外延”,加快配套建設30萬平方米的高端人才住房、1100畝的鳳棲湖公園,打造宜居宜業環境留住人才。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目前,由院士領銜的20個科研團隊已入駐金鳳實驗室并開展工作,到位全時科研人員90余人。
不僅是金鳳實驗室。落戶科學城的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自2021年3月建院以來,已落成2個中心和14個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國產替代的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以及面向大數據智能化、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在2022智博會上,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首次公開發布5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北太天元數值計算通用軟件是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通用型科學計算軟件,目前,研究團隊已在科學城成立北太振寰(重慶)科技有限公司,推動軟件走向市場化。
“我們以項目為抓手,專班推進、滾動實施校地院地合作項目43個,爭取各類資金近52億元保障項目建設,目前已投用項目29個、兌現支持資金近11億元。”鄧敏軍說。
與此同時,科學城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也已逐步形成。
“一年多時間,我們已經發展到150余人,科研人員占比超過80%,其中既有院士專家,也有海內外重點高校引進的優秀人才。”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王濤表示。
此外,科學城還通過打造全市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一件事”平臺,累計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154個,讓更多高校畢業生實現“學在大學城、留在科學城”。
瓶頸
高校研發機構和人才聚集度不高、成果轉化仍受體制束縛
激情澎湃的碰撞之后,“兩城”如何更好地融合,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雄渾樂章?
“當前,‘兩城’融合發展還面臨一些瓶頸和困難,比如高校研發機構和人才在大學城聚集度還不夠高,科研經費使用和成果轉化仍受體制束縛,高校院所參與科學城建設的激勵機制有待完善等。”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在采訪過程中,重慶日報記者發現,在成果轉化方面,科研人員還有不少“苦惱”。例如,高校科研人員完成的職務科技成果,其所有權屬于單位,如果想要轉化,一方面科研人員要辦理一系列相關手續,另一方面學校又擔心存在國有資產流失風險。
目前,為了解決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問題,在渝高校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一是學校與科研團隊共同持股成立公司,共擔風險。其優點是科研團隊不用一開始就因為國有資產問題支付任何資金,融資資本可以全部用于成果轉化,缺點是公司發展決策會受學校約束,特別是涉及發展路線選擇或者再次融資等問題,受限明顯。
二是“權益讓渡”轉化模式,即通過向單位一次性繳納資源占用費后,科研團隊自主實施成果轉化。其優點是提高了公司經營效率,缺點是在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科研團隊要提前為風險埋單。
前不久,我市某高校科研團隊研究出一項成果,通過該校實施的職務科技成果“權益讓渡”轉化模式,獲得該成果所有權,并成立一家公司,讓科技成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不管公司未來發展如何,我們從一開始就承擔了成果轉化風險,每個科研人員都有不小的壓力。對于一些準備不充分的團隊來說,這可能會是很大的阻力。”該科研團隊負責人坦言。
在他看來,如果今后在充分保護國有資產的基礎上,有更靈活的支付資源占用費的方式,比如分期支付等形式,減輕科研人員的負擔,讓大家“輕裝上陣”搞轉化,將更大程度調動科研人員的成果轉化積極性。
“我們期盼相關政策能夠進一步細化。”我市一高校科研人員告訴記者,去年4月,科學城出臺了“金鳳凰”人才政策,并啟動了相關人才認定和政策兌現工作。不過,按照認定條件,“金鳳凰”人才政策適用于注冊、稅收和統計關系在科學城核心區的單位,而他所在的高校雖然建有大學城校區,在科學城核心區范圍內,但頗為尷尬的是,他的人事關系卻在科學城核心區外的校本部,因此不能納入科學城人才統計體系,無法享受到“金鳳凰”人才政策的支持。
“高校成果轉化服務地方還需要專業化隊伍來助推。”采訪中,重慶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地方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劉震談到,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隊伍與市場化、專業化的技術經紀人相比,在知識儲備、轉化手段、資源獲取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高校老師想開展校地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有點“力不從心”。
如何突破這些瓶頸,成就這場“雙向奔赴”的新時代之約?
據悉,目前,我市啟動實施了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著力解決科研人員“不愿轉、不敢轉、不能轉”的顧慮,不少高校都展開了探索嘗試。
科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兩城”融合發展,科學城將深入推動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加大技術經紀人引育力度,推動科技成果高效轉移轉化。